
1、互聯網視頻PK廣電新媒體最新競爭態勢:互聯網視頻一路狂飆猛進,電視傳媒進入下行拐點。2014年是電視傳媒VS互聯網視頻的拐點之年,其一,國內互聯網廣告超過1500億,總量超過電視廣告收入。其二,包括互聯網視頻在內的互聯網廣告繼續保持增長的勢頭,電視廣告首次進入負增長狀態。其三,互聯網視頻用戶達到4.3億,手機視頻用戶達到3.1億,電視的觀眾繼續流失、傳播力、影響力不斷削弱。其四,互聯網視頻在占據了PC端之後,已經基本占據移動端,正在入侵電視端,隻有廣電總局政策阻擋,電視台毫無還手之力。 2、廣電新媒體VS互聯網視頻對比:總體上來說,互聯網視頻擁有體製、技術、人才、平台產品、資本等多種優勢,用戶群體不斷提升,傳播力不斷提升,市場規模不斷擴大,處於咄咄逼人的攻勢。電視傳媒觀眾流失,廣告下降,傳播力下降,處於被動挨打的守勢。但是,傳統電視傳媒的市場規模在2000億以上,互聯網視頻不到300億,電視的節目製作能力遠超互聯網視頻網站,電視觀眾的規模還在,市場體量還在。互聯網視頻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猴子,電視媒體像體態臃腫、行動緩慢的老年大象。猴子還在快速長大,大象能否煥發新生是這場戰役的關鍵所在。 3、三方麵分析電視媒體的未來:視頻傳播的泛在化(也即所謂的網絡化和數字化),收看終端的智能化,用戶將隨時隨地在公共互聯網上收看視頻。 第一,從渠道上來說,這意味著傳統電視的傳輸專用網絡——無論是有線電視網、地麵電視網、衛星電視網、IPTV電視網,都將逐步邊緣化並逐漸退出曆史舞台,讓位於帶寬不斷提升的公共互聯網,這也就是說,電視傳媒的主傳播渠道將是公共互聯網,移動互聯網,而不再是傳統電視網。 第二,從終端上來說,傳統電視機將全麵退出曆史舞台,電視終端的全麵的智能化未來3年內將完成,智能電視盒子等終端將存量電視機聯網。這意味著,未來的視頻主要收看終端將是智能電視、智能手機、PAD、PC等多屏的智能終端。 第三,從內容上來看,目前互聯網視頻80%以上的收視來自於電視劇、電影、動漫、綜藝、體育、紀錄片,隻有綜藝節目、體育節目主要來自電視媒體。這意味著,電視台的內容優勢將集中在綜藝內容、新聞內容、體育內容,也就是需要“現場直播”的獨家內容具有競爭力。其他節目的競爭力在於節目製作的投入和版權購買的資本,也就是資本實力。互聯網視頻是個點播的平台,這意味著電視的頻道即將消亡。 4、電視傳媒必須搭建互聯網視頻平台,運營互聯網視頻產品,做好“一雲多產品”。在平台上,要建好視頻雲計算平台,視頻點播和直播的雲計算平台。產品上,一是移動APP產品,首當其衝必須做好。其次必須做好OTT,做好互聯網電視產品,麵向電視大屏的視頻APP產品,三是不放棄PC屏幕,同時兼有PC端WEB產品和客戶端產品,但不是重點。移動APP和電視APP才是必須做好的核心產品。在“視頻雲”上要保證內容的豐富性,自製獨家節目+每年10億級別以上的版權投入,在三類終端的應用產品上要保證用戶體驗,流暢的播放,符合人性的人機交互。產品打造必須是一把手工程,電視台長必須是首席產品官。 5、在做好“一雲多產品”的基礎上,運營取代播出成為電視傳媒的核心競爭力。主要包括包括內容運營、用戶運營、商業運營。運營成功的根本在於以用戶為中心。當電視新媒體產品的用戶、PV、UV量、商業收益規模化的時候,轉型即告成功。 6、手機APP推廣運營的關鍵,一是獨家播出的自製內容,包括綜藝、體育、新聞等獨家內容。芒果TV“我是歌手”一檔節目可以將芒果TV手機APP下載衝到第一,帶來百萬級的用戶。二是統一版權投入可以pk視頻網站的內容,每年20億級的內容投入對於上海文廣、湖南廣電、央視來說並不困難。三是利用微信的龐大移動互聯網用戶群體,使用電視搖一搖將用戶都沉澱到移動APP上。電視台的運營推廣的前提是移動視頻APP產品的用戶體驗必須靠譜。 7、OTT推廣運營的關鍵,首先肯定不是運營商渠道,無論是電信運營商還是廣電運營商,和運營商合作都是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。互聯網視頻被政策擋在了電視大屏門外,電視媒體也不要自毀長城,為了蠅頭小利變著法子引狼入室。電視APP的推廣渠道是線上線下的渠道,所謂的牌照費可以免收了,反而應該可以考慮給終端補貼。